(2)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直接控股、 管理关系的不同供应商,不得同时参加本采购项目(或采购包) 投标(响应)。
【化工仪器网 时事热点】科学技术进步奖是对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作出重要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的一种奖励。书面提名书中须提供原件(盖有公章或亲笔签名)的部分(如专家提名意见、完成人合作关系等),可用原件替换电子版提名书对应页面。
5.经2021年度和2022年度受理公示后提交评审但未授奖的项目(人选),不得以同样技术内容提名本年度省科技奖。提名专家每人独立或与他人联合提名的省科学技术奖限1项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动物源性食品中瓜尔胶的测定》等10项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和《动物源性食品中甲氧苄啶的快速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等9项食品快速检测方法的公告。【化工仪器网 标准发布】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市场监管总局2023年6月13日 关注本网官方微信 随时阅读专业资讯。
具体如下: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发布《动物源性食品中瓜尔胶的测定》等10项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和《动物源性食品中甲氧苄啶的快速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等9项食品快速检测方法的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动物源性食品中瓜尔胶的测定》等10项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和《动物源性食品中甲氧苄啶的快速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等9项食品快速检测方法。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四)推动重点行业质量提升14.推动重点行业质量提升。
鼓励专业机构增强先进制造业装备试验和工业软件适配验证能力,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提供分析试验、改进验证等技术支撑。集聚产业技术基础要素资源,提升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试验验证等支撑能力,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创新链全环节、产业链全链条提供一站式服务。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质量提升与品牌建设工作的通知工信厅科函〔2023〕15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部属有关单位,中国质量协会、有关行业协会: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要求,加强企业质量管理,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持续深化品牌建设,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将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质量提升与品牌建设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完善标准、质量和竞争规制,激励企业向卓越质量攀升,发挥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作用,提升质量保障能力和水平,加强品牌培育和评价,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推动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支持产业联盟、行业协会、企业等共建区域品牌。
强化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体系高水平认证服务,支持专业机构围绕新产业、新业态需求开发新型认证业务,研究相关领域认证服务技术、规则和整体解决方案,推动高端品质认证。《通知》明确了激励制造业企业向卓越质量攀升、开展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中小企业专项行动、提升质量保障能力和水平、推动重点行业质量提升、加强品牌建设等五个方面16项重点任务。
推进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建设,加快以质量标准为核心的质量技术创新及应用。组织开展全国质量标杆遴选、用户满意和用户体验活动。聚焦重点行业提升产业技术基础公共中试能力,开展技术熟化、样品试制、数据模拟、场景应用、工艺改进等中试服务,推动关键制造工艺验证及改进提升。面向中小企业推广先进经验,组织征集质量管理数字化、可靠性提升、关键过程能力提升典型案例,组织开展经验交流活动,持续推进典型案例的推广应用。
拓展中国制造的品牌传播渠道,开展全国品牌故事大赛等活动,讲好中国制造品牌故事。《通知》还提出要集聚产业技术基础要素资源,提升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试验验证等支撑能力,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创新链全环节、产业链全链条提供一站式服务。其中,《通知》提到,要推进质量工程技术创新应用,鼓励开展基于质量创新的应用基础研究和质量技术预见,编制质量技术演进路线图。组织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开展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能力评价试点工作,组织开展企业自我评价、专业机构审核,推动企业通过提升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深化质量管理数字化应用、增强企业持续成功的能力、强化全过程质量绩效,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和企业质量效益,加快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支持行业协会、专业机构开展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标准宣贯工作。要充分发挥实验室作用,引导实验室建立制造业质量数据采集和分析工作机制,挖掘质量数据价值,进行质量监测、质量预警和质量评价,提供质量信息查询、质量风险分析、质量成本分析和质量追溯等服务。
推动基础电子、能源电子、汽车芯片等领域重点产品质量与可靠性水平提升,加快汽车芯片检测服务平台建设。《通知》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完善标准、质量和竞争规制,激励企业向卓越质量攀升,发挥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作用,提升质量保障能力和水平,加强品牌培育和评价,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
11.加强产业技术基础公共中试能力建设。组织制定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能力评价方法团体标准,推动团体标准向行业标准转化。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制定年度计划,加强系统谋划和督促落实。(五)加强品牌建设15.加快品牌培育和创建。2.推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升级。加快推广首席质量官等制度,深化群众性质量活动,面向中小企业推广先进质量管理工具与方法、全国质量标杆典型经验。
支持专业机构开发质量工程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具,帮助企业提高功能、性能及质量一体化设计水平。推动企业建立先进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全员、全过程、全要素、全数据的新型质量管理。
8.提升中小企业质量发展能力。3.深化质量管理数字化应用。
(二)开展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中小企业专项行动7.增强中小企业质量品牌意识。支持产学研用单位联合建设产品综合验证评价平台,开展产品性能指标、功能样机(品)、工程样机(品)测试比对以及可靠性、稳定性和耐用性综合评价。
落实《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提高以可靠性为核心的产品质量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2023年6月13日 关注本网官方微信 随时阅读专业资讯。6.提升重点行业典型产品可靠性水平。16.加强品牌评价和传播。
12.提高质量公共服务效能。支持中小企业参与产品质量分级标准的制定工作,积极开展质量管理能力评价。
支持开展中国制造品牌现状调查,深入评估中国制造品牌建设状况及发展成效,组织开展中国制造品牌发展指数研究和监测,对中国制造品牌培育效果进行评估。引导实验室建立制造业质量数据采集和分析工作机制,挖掘质量数据价值,进行质量监测、质量预警和质量评价,提供质量信息查询、质量风险分析、质量成本分析和质量追溯等服务。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质量实验室,强化对产品质量控制程度的考核,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质量分析和改进,优化产品和工艺设计。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配套政策和激励措施,项目和资金支持优先向质量效益好的企业倾斜。
提升电子装备、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水平,积极开展整机产品、零部件等对标验证,持续推进工业机器人核心关键技术验证与支撑保障服务平台能力建设。(三)做好宣传推广。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专业机构在产业对接、资源协调、专家智库等方面的优势,为企业质量提升、品牌建设提供优质专业服务。《通知》要求,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加强组织策划、强化资源保障、做好宣传推广、强化效果评估。
年度工作总结请于2023年12月20日前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总结提炼质量提升、品牌建设等工作的特色亮点,积极推广典型经验。
(四)强化效果评估。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策划。
9.开展质量品牌赋值活动。支持链主企业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纳入质量管理体系,共同加强供应链质量管控,沿产业链传递质量要求,实施质量一致性管控。